查看原文
其他

​楞严讲解78: 理解跟证量的解脱,是差十万八千里的

慧律法师 青袍笔记 2022-11-03

凡有言谈皆无实义,用嘴巴或文字说法,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,万不可执著于文字,误了自己!

楞严经  (经前十门)-21        (建议在wifi下观看)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z0520ncl2nx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楞严经    (经前十门)-22        (建议在wifi下观看)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n0520ftkoio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慧律法师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讲座视频:

楞严经  经前十门 21

(在此感恩辛苦为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
所以,中国、印度其实都是相同,也有三分之意。一、起教因缘分;二、圣教所说分;三、信受奉行分,与道安法师全部一样,所以,后代法师皆依之。道安法师分经为三分——一、序分——就像人的头,一看到这个序分,就是五官,就很清楚!这序分通常就是人、事、时、地、物,就等于开会,人、事、时、地、物,要讲清楚,佛在什么时候,一时,佛在哪里,与多少的大比丘众;是什么菩萨,或是什么阿罗汉果的。就像我们要开会,哪个时间、哪个地点、哪些人,序分就是这样子,人、事、时、地、物。

二、正宗分——如人之身,人的身体。三、流通分,就像人的脚一样,还有人的手,人的足就会跑,因此要流通,把这个法宝流通出去。那么,下一堂课把这个《楞严经义贯》请出来。《义贯》63页,我们希望这个《楞严经》,能够三根普被,利钝全收。所以,我们不厌其烦的,把这个《楞严经》由文言文再把它带出来白话,主要是给各文化水平、初参、老参都蒙受益,所以,煞费周章。那么,《义贯》这一段也写得挺好的,也就是经题还有译者,写得非常好,值得我们拜读,值得我们来研究、探讨。

 大佛顶 如来密因 修证了义 诸菩萨万行 首楞严 义贯

【卷一】第一篇方便示导令悟本体

第一章 了妄识真、明心见性   第一节  经题、译者  我们就是要看这一段,他内容写得相当的好,我相信这一段白话文的注解,能利益很多的众生。那么,对演讲者来讲,比较不费力,毕竟是白话。所以,我们就念一念,然后,需要解释的,我们就简单解释一下,因为他都写得相当的好了!

 【经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

注释:“大佛顶”:“大”为形容词,修饰“佛顶”,用以表示如来所证的功德。如何才能真正称“大”呢?若真正大者,则必须是所谓无量无边,无有方所,不在内、不在外、不在两间,不着一切处,于三界乃至十法界中,不着一法;廓然如虚空,故能容受一切而无挂碍,亦不瞋恼,亦不生心忍受;所谓生心忍受就是:我在忍,我在忍!那有能忍就变成有所忍了。意思就是:要叫你体悟无生的忍。所以,也不能生心忍受,就是:我在忍受!那么,这个就不是功夫了,这个还没有悟到空,就是:我要忍耐,我要忍耐!还有一个我相,心、境的对立。一切忍当体即空,就是无生法忍。广如大地,负载一切,离一切相,无有方圆大小、青黄赤白、前后三际断;三际就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。具如是之德,以西洋哲学的术语来说:即是“具有这样的属性(Attributes)”,才能称作真正是“大”。那么,什么东西才具有如是之德呢?除了真如本性外,无有一法,得配如是之德。而如来就是亲证了真如本性,故得以“大”来形容如来之性德。这“性”就是本具的,每一个人本来所具足的。所以,我们既然要修学佛道,就是要开发那个本具的性德,就是体悟诸法皆空,体悟众相不可得。所以说:一等是学,直须无学,这个就是直显性德;如果还得次第,慢慢慢慢的来,那么,这个还不是性德。

“佛顶”,梵文为“乌瑟腻沙”(Usnisa),又称为“无见顶相”,此为佛三十二相之一。其相为:顶上有肉,高起如髻,故又称“顶上肉髻”。此肉髻之顶是一切人、天、菩萨都见不到的,所以称为“无见顶相”,此是如来无量世修忍辱以及谦下于人。诸位!看那个“无量世”,那个“无量世”可是一种重要的启示,它的重大启示是什么?也就是修学佛道没有一蹴即成的,也不是释迦牟尼佛这一辈子来就能成佛的,不可能!那要修无量世啊,修忍辱,以及谦下于人。诸位!那个谦下于人可是重要啊!这个谦下于人,言外之意,也就是说尊重别人,自己不狂妄、不自大,什么都用谦虚的语言来表达自己。其实,谦下于人,就是最懂得保护自己的人;全世界最讨厌的、共同讨厌的人,就是狂妄的人,讲话狂妄的人,大家都讨厌,一切贤能的人都远离。所以,我们应该谦冲自牧。

底下说:礼敬三宝,为什么要敬佛、敬法、敬僧呢?三宝如树木的根啊,不敬三宝,礼佛无益,内心里面都没有恭敬心,恭敬这个三宝,那么,你所拜的佛都是假的,连最基本上的礼敬三宝都做不到,谈什么修行呢?礼敬三宝以及善知识,故得如是之相:以谦下一切,故顶高起,为人所不能见。所以,这个谦下、恭敬别人,反而抬高自己、升华自己;谦下、谦卑的人,反而使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升华!所以,境界高的人,讲话不狂妄。佛得了无见顶相,就是生生世世谦虚,所以,以谦下一切,顶高起,为人所不能见。此无见顶相是佛三十二相中,最明显,也是最殊胜的一个,以其居于顶上之故。又,“大”是如来所证的如如之理,不生不灭;而“佛顶”则是如来依本愿力,起于大悲,累世为度生而勤苦修行。所以,诸位法师!佛就是这样成就来的,累世为度生勤苦修行,完全不为自己。所得的胜妙果报。

诸位!你想想看喔,哪一个人说往生了二千五百年,全世界的人,供品还继续上供?除了佛以外,没有第二人!佛灭度二千五百年,全世界无量无边的佛弟子,每初一、十五都上供,到现在为止,都供佛、供法、供僧,可以了解佛的威德力。是不是?哪一个国王死了以后,到现在我们还拜他呢?还顶礼他呢?还恭敬他呢?没有!而佛灭度二千五百年,我们一提到佛,喔!那是无比恭敬的圣人!为什么?他开启了我们自性的般若智慧,让我们在迷茫的三界中,找到了一条光明的路线。这个世间如果没有佛法,世间就暗了!为什么?没有人启发我们的觉性啊,一天到晚会劳碌、忙碌,而忙这些完全与生死不相关的事,跟解脱不相关的事,因为我们要活下去。活着又是很残酷,要竞争,不活下去就得死;要活就得竞争,人还可真是难做啊!要做到与世无争还不行,不得不争,因为要活下去,要面对现实,要钱啊,行住坐卧统统要钱,什么都涨,就是薪水不涨,我看电视是这样讲的:什么都涨,就是薪水不涨!那没办法了!

 因此我们要了解,佛的伟大,他这个殊胜妙果。乃是最极清净之善法,超过一切人天、二乘、菩萨。所以人天、三乘贤圣皆不能得见。这里所谓的“不能得见”,不仅是指不能看见如来有相之顶,其深密之义则是:见不到如来的最高境界,因为它是不思议的境界,你用思议法,怎么能够进入不思议的境界?今天我们讲的是不思议的如来藏性,你用思议的生灭意识心,仍然很难去体会不生不灭的境界是什么。因为这种最高境界是如来自证,甚深秘奥。而这部经所呈现的境界、力用与法门,正是从这至高、最极秘奥的大佛顶上所出生的,因此此经的法门也是至高、奥妙的。 附及,“大佛顶”三个字,如前所说,“大”是修饰“佛顶”,“佛顶”两个字是在一块儿,应作一气读,因此句读是“大、佛顶”,而不是“大佛、顶”——这好可爱,这成观法师还写得满可爱的,他怕你念错了!如果你念“大佛、顶”,那就糟了!要念“大、佛顶”,要这样念。连那个念都是学问,要好好的学!是不是?你这个句读要念对:“大、佛顶”,如果你念“大佛、顶”,这样读就变成好像在讲一尊“大佛”的头“顶”了!就错了!

  “如来”:梵文叫做“多陀伽他”。它的义理是:乘真如之道而来。“如”,为真如之心、不动之心、平等之心、不生不灭之心,加一个“心”,更强烈的描述“如”的境界。所以,我们要用真如心、不动的心、平等的心、不生不灭的心修行。之义,此是佛所证之极理,因此即是佛智的最高代表。佛既证真如、平等、不动、究竟解脱的智慧,已体诸法皆如。为什么诸法皆如?(《金刚经》里面说:‘如来者,即诸法如义’),诸法如义,这个“如”就是毕竟空,诸法就是毕竟空,观一切诸法,都是颗粒微尘所集合、汇集而成的;乃至我们这个色身。 诸位到火葬场去看一下,像我妈妈往生火化,一拖出来,如来者,即诸法如义,我们就是一堆灰,一点都假不了,万法无有真,离假一切真。说:师父!您修行三十年,您有什么体悟?有!我的体悟就是:万般皆如幻,无有一法真。我妈妈的骨灰一拖出来,哇!剩下骨灰,就这样子,什么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统统没有!一个人这么大,火化以后,那个骨灰,那个坛、瓮还装不满,水分消失了,真的!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,五大循环,周遍法界,就是这样循环。

今生来了,摄取这个四大,在《楞严经》讲:取宇宙中少部分的元素,当作是自己,还死执不放;但是,如果我们懂得放下,我们的心就像虚空。因此虽然这一点点,一即一切,自性清净立刻现前。所以,谁先到达佛处呢?这个世间修学佛道的人,听经闻法,蒙受到佛经的受益,这是起点;谁先放下,谁先见佛,这个就是功夫,看谁比较厉害啊!大悟,泰山崩于前色不变;全世界都赞叹你,如如不动,因为那个是虚幻的东西;无量众生伤害你、毁谤你,那也是不可得,你有这样的功夫,就是佛了,如来者,即诸法如义,体悟到诸法毕竟空。所以,他是单刀直入,没有葛藤的,还不能思惟。即一切法,就离一切相;离一切相,就具足一切法,不离相,就卡在一个观念里面,这个本不生灭,就是我们的清净自性了。

然见众生以不悟这个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,而妄造诸业,枉受无量六道生死之苦。我们受的苦,叫做冤枉受苦,就像我刚刚讲的那一只驴子一样的,跑进葡萄园,那个就是欲望,出来还得瘦出来,就是多此一举,冤枉受这个六道,无量的六道生死之苦。因此我们所受的苦没有意义。但是,我们学佛吃的苦可以解脱、有意义!在座诸位!从开课到今天,每节课都到,你受的苦,很辛苦坐在那边,有意义!听经闻法能解脱啊、能去烦恼啊、日子过得多么超越!你站在至高点,再看你们那个同参道友、你们的公司行号、你的朋友、亲戚没有学佛的,你会感觉到,他们活得多么的悲哀、多么的辛苦,为了那一点点的钱、为了那一点点的私益,可以扯破脸,兄弟姐妹都不要,父母亲也不要!是不是?冤枉的受六道轮回。

于是依本住法,起于大悲,“不来而来”度化众生;如是,度尽无量众生已,不见有一众生实灭度,也不见自己在度众生,也不作是念:我在度众生;彼为我所度。如是,如来虽来度众生,然亦“来而无来”。为什么“来而无来”呢?“来”就是生灭,生灭当体即空,就是不生不灭。如来“无来而来”,不生灭可以起作用。所以,师父一直讲:不变随缘,随缘不变,那是中国的方便说;随缘就显现,显现,还是如如不动。像摩尼宝珠,这样才对,才是佛的意境、佛的悟境。  说:“无来而来、来而无来”,故称“如来”。因此,“如”是大智,“来”是大悲,悲智双运,就是“如来”。又,“无来而来”主要是就众生而说的,也就是大悲示现。那么,“来而无来”是就佛本身而言的。再者,“来”,具体而言,也就是来此世间示现成佛,乃至从兜率天下,入胎、住胎、出胎:出母胎,以及出家、修行、成道、转法轮、入涅槃等“八相成道”,皆是如来所现的“来”之相。

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喔,在《大般涅槃经》里面,佛讲了一句很重要的话:若说佛入涅槃,即是谤佛,为什么说佛入涅槃即是谤佛?佛本无生,哪里有灭呢?所以,入涅槃是指相,不是指体,要弄清楚!在《楞伽经》里面讲:相生、相住、相灭,流注生、流注住、流注灭。流注就像水流,水流注。相生、相住、相灭,流注生、流注住、流注灭,“流注”就是微细的。我们不但这个相是生灭,粗糙的生灭,你可以观察得到;连这个灭里面的念头,也是微细的生灭,难以觉察。而佛悟得了本体,然后,随这个众生的福报因缘来示现,入胎、住胎、出胎,以及出家、修行、成道、转法轮、入涅槃。

 其实,这个都是指相,佛的本体没有来、没有去。就本体来讲,没有入胎、住胎、出胎,没有出家、修行、成道、转法轮、入涅槃,此是幻,彼亦是幻。为什么要八相成道?因为要显示佛陀也是从平凡的人修行成道,这样我们才有希望啊!对不对?所以,如果把佛陀神格化,会让我们觉得我们没有希望。但是,要了解,佛法的伟大,在开启每一个人的般若智慧跟解脱。佛法,如果把佛陀神格化,然后,一味的讲求感应,用感应来度众生,也许是一种暂时的善巧方便;但是,如果把感应变成一个弘法的主体性,把三藏十二部经典束诸高阁,全部都讲感应,佛教out!out死定了!一定灭亡!一定灭亡!有的弘扬佛法,把感应当作是主体;把般若智慧,三藏十二部经典经、律、论束诸高阁,统统不谈!佛的心是什么,也不知道。你一直讲感应,我告诉你:拜神也有感应啊!所以,一般的世间信仰,只站在有求于神、感应、治病、婚姻、事业,从来不涉及到解脱。如果佛法也流于世俗的感应、治病、解决婚姻、事业,佛法跟神教有什么两样呢?佛法的伟大在大般若智慧,究竟涅槃到彼岸啊,你每天念的“摩诃般若波罗蜜多”,你念假的吗?这个才是佛法的伟大。

所以,因此大乘经典怎么记载,佛右胁而生,没关系,我不在乎!是不是?这个不影响般若智慧。佛出生走七步,您行,我不行!我出生没办法走七步!是不是?佛陀行,这个也不妨碍我学佛。但是,如果把这个神格化,变成佛教的主要的宗旨,那佛教会灭亡!把感应变成佛教的主体性,把般若智慧搁在一边,佛教要灭亡的时间就到了,跟神教没什么两样!是不是?基督教也是这样子:神啊!您赐给我爱啊!赐给我光明,在神的引导之下,我看到了彼岸。救我啊!祷告神。 好!我们就来讲吧,耶路撒冷开始,二十世纪以来,以色列耶路撒冷,战争没有停止过的。耶路撒冷叫做圣城,一开始是基督教的。基督教分三大系派,一、叫做罗马正教;二、叫做希腊正教;三、叫做曼诺正教。一开始是基督教的,后来,耶路撒冷被回教占领了,罗马正教派十字军,就是有名的十字军东征,就是基督徒杀回教徒,就是:你要不要把圣城归还给我们?要不要?回教徒当然拒绝了,就杀!根据历史记载,杀到那个人血流成河,那个人叠高像城墙一样高,十字军东征杀人,就是基督徒,为了宗教,要夺回耶路撒冷,就是这样产生的。好!夺回来以后,后来,又被回教占领;被回教占领以后,又被基督教占领。所以,现在的耶路撒冷,是基督教、回教、犹太教,三大信仰的中心,从初世纪到现在二十一世纪,很少没有战争、没有战乱的,没有的,号称圣城啊,因为他们都求神嘛!我们没有意见。

所以,和平要来自一颗智慧的心,求神,也要自己努力。佛法也是这样子,大家都不肯容忍,都不肯实践佛陀的诺言,佛经也只是个文字而已。因此我们要了解,佛教之可以跟其他宗教不一样的,佛法因为回归理性、回归自性、也回归智性,它是完全符合科学的,是非常理性的一个宗教。所以,信仰是理智的延续,不是感情作用,就是你探讨它,愈探讨,愈觉得非常有理性;非常符合科学;非常符合哲学。非常符合真理,说得过去,给自己境界一直提高,也不是一直迷茫在感应里面,求神问卜、婚姻、事业,把佛教弄得世俗化,把真理完全蒙蔽在世间的利诱当中,把佛当作是一个保险公司一样的投保。我们错解了佛教教义,同时不明理的,也会做伤害佛教的事情。因此,我们要好好的修行。

好!今天我们讲到这个地方。(未完)


楞严经  经前十门 22

(在此感恩辛苦为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
《义贯》66页,中间,“密因”:我们今天的课程,就比较轻松一点,因为这是白话文。我们讲这个《楞严经》,现在各个角度反应,有的人说很受益;有的人说实在是听不懂。所以,法如果不受益,至少结一个善缘。所以,为什么我们要圆瑛法师的《讲义》讲完,还要用成观法师的《义贯》,再白话文叙述一次?正因为希望各个初机的、初学佛法的、或者是老参的,都能够受益。好!

「密因」:「密」,是秘密。这个「因」,是本修因,也是诸佛的本修因,诸佛的本修因,就是不生不灭的因;不生不灭的因地心,就是诸佛的本修因。也就是因地修行的根本,根本就是所谓依据。所谓「因地」有三种意义:一、是通称尚在菩萨位时的修行,统统叫做「因地」,佛叫做果地。所以,这个因是对果来讲的。所以说:成佛时就称已经达到了「果地」;因此,「因地」(菩萨位)是相对于「果地」(佛位、佛果菩提)而言的,因为菩萨从初发心到十地,都是成佛之因,所以是「佛地」之因,故称「因地」。附及,意思就是附带。说:此处的「地」,是境界的意思。也就是说:你到十信、住、行、向、地,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境界?

二、「因地」也可以指初发心,因为菩萨最初发菩提心,就是成佛之因。所以,为什么我们常常讲:要提起正念,要发菩提心?这个发菩提心很重要,当一个人发这个菩提心的时候,他碰到了障碍,就不会畏缩,他会把所有的障碍,当作是一种跳跃的阶段,绝对不会被打倒。没有发菩提心的,人家随便批评二句话,就倒了!譬如说:你在做善事,人家会说:哎呀!某某居士做善事都是假的,发心不正!会给你刺激语言:哎呀!这个人也是为名,所以,才来做善事!你没有发菩提心的,很容易就被击倒,我做善事还得到这种果报,干脆不做算了!因此就很容易退。发菩提心不一样,发菩提心的人愈挫愈勇,像师父一辈子也经历过很多的挫折,你怎么样子来做一些攻击、伤害,我们今天发过菩提心,我们就是要让正法重现,我们坚持到底,弘扬正法,这个像钢钉一打下去,不会动摇,这个就是发过菩提心的力量是很大的!因此,诸位要发菩提心。所谓菩提心就是自利利他的心不变。自利,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。虽然你不是法师,不会弘扬佛法;但是,你可以推广,出钱出力,这个也是发菩提心,菩提心没有一定的形相,只要有利他的心而无所住,这个就是菩提心。

三、「因地」亦可指菩萨初见道时。因为严格而言,菩萨在见道位(也就是禅宗所谓的初见性)之前;初见性是什么意思?就是打破黑漆桶,桶底脱落,叫做打破无明,或者叫做破初参。说:不破初参不闭关,也就是不明心见性不闭关。要见性闭关,一切经典都能看得来;不见性闭关,有好有坏,好,断绝外缘;坏,有时候,自己走错路不知道,旁边没有善知识,自己认为自己很用功,有时候着魔不知道,没有明眼人在旁边指导。

说:菩萨在见道位之前,一切所修尚无有归趋,亦没有依据,也很容易退心。但在见自本性后,即使只是刹那之顷,也都从此不再迷失,走冤枉路。什么叫做刹那之顷?诸位!什么叫做大悟?于刹那中即见永恒,大悟的人,刹那跟永恒都不存在,刹那是观念、永恒还是观念。因为刹那是对永恒来描述的;永恒是对刹那来描述的。所以,佛就众生所能理解的名词,说:刹那生灭无常,然后,让你知道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的道理,让你有心趣向于涅槃,是这个用意。但是,如果你认为有一种真的是刹那、真的是永恒,就错了!刹那是意识心一念的闪动,影像在我们的心体性上;永恒也是一样,由刹那推到永恒;但真正的悟了,没有刹那,也没有永恒。讲刹那,是为了提起你的生死心切,让你体悟无常。

所以,佛讲:佛性非常非无常,常,就不对;无常,还是不对。如果你讲常,就失去作用了,所以,佛性非常。佛性也非无常,为什么?佛性如果是无常,那么,什么叫做如如不动?什么叫做存在?什么叫做不生不灭的心体?所以,佛性非常非无常,是故不断,这已经讲得很清楚了! 所以,佛讲的经典,是依据你所能认识的名词,一直在诠释重要的那一句话,就是:万法本一如,何来住无住?万法本来就如。诸位!毕竟空的思想,本来就万法不可得,没有讲住或者是无住。讲无所住,是因为你有所执着,佛为了破除你的执着,才告诉你: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。对不对?如果以佛证到那种究竟的境界,哪有什么住跟无住的东西?诸法毕竟空就像虚空,虚空就是绝对;绝对就是存在;存在就是不可得;不可得就是存在,而二六时中,没有所谓住跟不住的东西。要了解佛意,必须要有大悟的人,才有办法。 你讲:应无所住,而生其心,佛有不得已的苦衷,因为你的境界只有到这个地方,只好讲无所住,没办法!你讲:万境本一如,他怎么能够体会,这种万境本一如的心境是什么?众生很容易落入,认为:了解就是证量,这是很可怕的思想!

 打一个比喻来讲,譬如说: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,对不对?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,对不对?(师问众)讲啊!没有人敢讲吗?你活了这么久,一年几天不知道吗?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,对不对?错!怎么会是对呢?所谓一年的意思是: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圈,叫做一年,地球绕着太阳公转一圈,说三百六十五天,是错的!是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,这才是正确的!意思就是说:地球绕着太阳公转,转一圈是三百六十五天又六个小时,才回归到原点。那么,这误差有四分之一天,所以,每四年,每四年,月历上要增加一天,以抵消天文上、天体上的运行的误差。知道吗?所以,我们举这个例子,也就是说:你一般人讲:如如不动,很容易了解;或者是不生不灭,这个一听,大家都了解,诸位!理解跟证量的解脱,是差十万八千里的。就像你今天讲:三百六十五天,对不对?一下子,你就:对啊!这是不对的!所以,我们要了解,我们不能只靠表相的理解,就来断定你是一个大悟的人、是一个解脱的人,任何的法,后面深层都有它的含义。因此,我们要了解,简单的一个三百六十五天,就告诉你:你就会有这么大的误差!佛经也是这样子的,你看了这个注解,很容易就说:这个我明白!事实上,不是这样子的:如果这么容易明白,我们要搞三十年?对不对?这个注解白话文,你自己看就看得来了,为什么要师父做什么?所以,你只停留在理解的观念:大概我可以理解,可能。这个可能,possibility,或者是opportunity,概率、机会,这个不是真的证量的。我简单的举一个例子,你不要二个眼睛一直看我:啊?我讲的是事实。

底下,即使是刹那之顷,也都从此不再迷失,走冤枉路。大陆有一个居士打电话来,说:哎哟!我看了慧律法师您的VCD,我冤枉走了十五年,才找到门儿!找到门啊,十五年!喔!原来万法从自性上而出,万法从自性而流露,原来万法不离第一义谛,离第一义谛,就不名说法。你看,诸位!你有多大的福报坐在台下!是不是?所以,诸位要珍惜!此处的「如来密因」(「如来」秘「密」的本修「因」)就是指这个——见自本性——而言。这个见本性的修因之所以称为「秘密」,有几层的意义:一、「密」是如来自行境界,九界不能得知,事实是如此,那个生灭灭已,寂灭现前,可是很难的!这个寂灭现前,真的是难!要把外境的诱惑摆平;要把内在的意识的执着心、分别心、颠倒心、颠倒见,彻底的摆平,进入那个生灭灭已,寂灭为乐的境界。

众生都认为自己在追求快乐,所以,佛陀告诉我们: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,但是,没有人真正了解快乐是什么?而佛陀是以寂灭为快乐。心无所住,那是不得已的讲法,心境一如,万缘放下;也没有东西可以放,本来就空,体悟到无为法,不妨碍有为法的造作。所有有为法当体即空,就契入无为法,有为即空,就是无为;无为影现出来的作用,就是有为。 我们要了解,有为跟无为是不二;心境还是不二;智跟境还是不二;染净还是不二;善恶还是不二,都是当体即空的东西,所有分别,都是来自于你这一颗心,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应观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,是什么意思?《华严经》讲:十法界因心成体,是什么意思?是因心会感得的业力,你动了善念,会感得善的业力;你动了恶念,会感得恶的这个业力。所以,因为你这个心的动念,成体,就显现了体、相、用出来。因此,与其你去恨一个人,不如去宽恕一个人;与其你去毁谤一个人,不如你去赞叹一个人,因为生死操之在自己嘛,你为什么身口意要造恶业呢?为什么不学佛的清净呢?佛身口意清净,叫做佛嘛,我们要学佛,当然就严格持戒,身口意一点一滴都不让它染污,这个才能成佛。是不是?所以,造善也是你的心,造恶还是你的心;受苦是你自己,享乐也是你啊!

所以,有人赞叹我,我就跟他讲:我替你高兴,因为你懂得赞叹,你将来会得好的果报。有人毁谤我,我告诉他:将来苦的是你,不是我,你要先弄清楚啊!对不对?染污了清净心,当然你毁谤了我,苦的不是我,你反而跟我消消灾,苦的是你啊,果报在后面等着你啊! 所以,铁会生锈,因为铁质变了嘛。我们的心的质变了,本来清净心变质了,变成恶的,卡住当然是你自己啊,傻瓜!这么简单的道理不懂?一支铁钉为什么会生锈?变质了,这铁钉变质了就生锈了!我们的心变质了,就造恶,身口意无量无边的恶,恶业就卡住了,谁伤害谁啊?是不是?自己伤害自己啊,先弄清楚万法唯心造的道理。所以,你能够把万法回归到:是我自己的问题!问题就迎刃而解了,所有的委屈,不感觉到委屈,为什么?我前世欠他的啊!对不对?所以,一切的境界,都能够转识成智,回光返照,没有一件事情可以难得倒真的佛的境界。

这个「密」是如来自行境界,九界不能得知,唯佛与佛乃能究竟,所以称为「密」。

 二、是「不共」之义,不共,诸位!这不共的意思就是不共菩萨法,这个在《大智度论》里面,讲得特别清楚。所谓「不共」是唯佛独有,不共诸菩萨,诸菩萨都没有,只有佛一人独得,菩萨也没有办法,叫做不共。是「不共」之义,此修因,由于不与人、天、外道、二乘、乃至权教菩萨共,只有一乘实教,决定成佛的大道心菩萨方才能得闻如来如是开示,而悟入。小根小机之人则不能得闻,以不具大心,因为不发大心;也不具深弘誓愿,闻则生悔。听了大法:啊?要发大心、要发四弘誓愿,哇!这个哪做得到啊?自顾不暇了,哪里度众生?闻者生悔,乃至因疑法,因为怀疑这个正法,忌法而生谤,因为对法不认识,对法、正法怀疑,佛所说的法不能理解,反招大祸,因此这实是成佛的「密诀」,而这个密诀是如来所自行、自证的,故称为「如来密因」。

 所以,佛,他有内证的功夫;一个人没有内证的功夫,那么,他讲经说法,就会用自己的意识型态,不是从本性流露出来的,他讲一讲……就会加入自己的观念;讲一讲……就会加入自己的习气,就会认为这样叫做对的。而且他的权威性,也不容许别人挑战,别人劝他,他也不能回头,上不去也下不来。上不去就是:他对心性没有更深一层的体悟;所谓下不来,大家都恭维他是大和尚、大法师;但是,没有办法达到百问不倒,能够迎刃而解;能解第一义谛最上乘。所以,这个就麻烦,上不去也下不来,卡在中间,说大悟,没有;说佛法,懂一点,也能回答;但是,都着不了边,沾不到佛的边。为什么?不明第一义谛、究竟实相的道理。

 三、「密」,有宝的意思。因为是如来自己修行成佛的密诀,所以很宝贵。因为很宝贵,所以把它珍藏起来,不轻易示人,故称为「密」。譬如有人有一个无价之宝,他就会把它珍藏起来,作为传家宝,不随便拿给人家看,只让他的继承人知道,旁人皆不知不见。如来亦如是:本妙觉心,从本以来,清净本明,所谓「本觉」,(《圆觉经》称为「净圆觉」,《六祖坛经》称为之「本性」),其实,名相不同,指的是同一个东西。这是如来的至宝,是不随便给人家看的(所谓「我于凡愚不开演」),「凡愚」就是二乘人。我对二乘人,不讲第八微细意识,因为第八微细意识接近真如实相,很难以理解。所以,我于凡愚不开演,我对二乘人,不讲第七意识、第八意识,因为第七、八二识太微细了、太难理解了!只给他的继承人(发大菩提心的佛子)看,以便绍隆佛种,继佛的职志。

 以上为释「密因」之「密」字。「修证」:「修证」是承上面「密因」而来的。你有密因,就有修证;没有密因,遑论修证。有了「密因」,修行的密诀,就依之而「修」。所以,这个见性有多么的重要,佛的心你都体会不出来,你怎么能够成佛?没有一尊佛没有明心见性的。诸位!明心见性不影响往生净土的,它是不二的。明心见性念起佛来,更单刀直入,了解即心即佛,更能够都摄六根,净念相继,入三摩地。为什么?了悟不二法嘛,禅终极点:净土;净土、禅是不二的,心净则国土净嘛!是不是? 所以,修学《楞严经》、听《楞严经》,对于禅、净、律、密各宗派,都有正面的帮忙,因为佛法是不二法门的,不能切开来。说:我念佛啦,不看《楞严经》;我参禅啦,不看《楞严经》;说:我修密宗,不必看《楞严经》!这个观念是错的,要改变过来。看《楞严经》不妨碍你念佛,有帮助你往生极乐世界;研读《楞严经》,也帮助你参禅,明心见性,了悟即心即佛;修密法,研读《楞严经》,有助于你三密相应,因为佛法是不二法门。所以,不能弄错,说我们这个叫做杂修,不是的,我们这个是专修,专门认识这一颗心,叫做专修。

从见道那一刻起,也就是矢志守着它,「矢志」就是立志。一刻也不愿离开它,不忍离开它。弘忍大师所谓:「但信真谛,守自本心」,什么叫做真谛呢?但信,你只要深信诸法毕竟空,无一法可得,好好的守住你这一颗真心。你相信诸法毕竟空,就是真谛,这个就是真理,是诸佛所诠释的诸法毕竟空。诸法毕竟空,它后面的含义是什么?它后面的含义的重点,就是没有一法值得你执着,这个是重点,诸法毕竟空,那你执着什么呢?执着,也带不走啊!又说:若解此义,但于行知法要:守心第一。诸位!这个「守心第一」,要画双红线,修行成不成道、解不解脱,看这四个字。

什么叫做「守心第一」?粗浅的功夫:心不受境界的影响;第二层功夫:彻底的除贪、除瞋、除痴;剩下的微细,用楞严大定,持咒,也可以念佛,信解一如,行证一如,就能契入。这个「守心」可是有次第的,你不能放掉世间的五欲六尘,那守不住的!每天追求财色名食睡,那守心怎么守呢?每天贪瞋痴都放不下,心怎么守呢?此守心者,乃是涅槃之根本,入道之要门,十二部经之宗,三世诸佛之祖。(见五祖大师《最上乘论》。这个「守心不二,不忘、不失、不退、不没」,守心不二:。什么叫不二?不二是对一切境界总是如此平常心,叫做不二。不二就是心境不二,面对一切境界,了知一切境总是缘起如幻,心如如不动,同时不要忘记正念,不可退失正念,也不失正念,也不没正念。也就是所谓「菩提心坚固」,或者「道心坚固」。因为「菩提」是觉的意思,所以「菩提心」就是「觉心」;觉悟的心。所以,因此要发菩提心就是:诸位!醒一醒,早日觉悟。若能如此守心不二、不忘、不失、不退、不没,当然就可说是「觉心坚固」,如此「觉心坚固」,其心自然清净、明了、心不动、心不散、心不乱、心不杂、心不坏、恶念不起、烦恼不生。所以,我说研读《楞严经》人,是真修行人,这才叫做专修。心都不认识,妄念一起来,烦恼、情绪完全克制不了,哪专得下来呢?

如此,其心自然有「道」,所以称为「道心坚固」(也就是达摩祖师所说的「心如墙壁」),能入道。心如墙壁,心如铜墙铁壁,这个人就能入道。  心如铜墙铁壁是什么意思?什么烦恼都打不进来;什么事情都看得开、放得下。这样就是修行,也是最高的修行,因为是依着「如来密因」而修,故是无上。「证」,是证明、或者是悟入的意思。譬如世间学、数学、逻辑学、或者是物理学、或者是化学等等,(未完)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目录链接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01--45目录链接

楞严讲解46:一个人真正落实到修行时,会发现妄念、烦恼、习气很难断

楞严讲解47: 这淫欲心是无量劫来的业力、本能,没有办法掌控住的,所以要保持一个距离

楞严讲解48: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;但是圣人就没有看法了

楞严讲解49: 世出世间法一切成就得成于忍,忍辱远比精进更为重要

楞严讲解50:佛弟子要能稳住自己,从控制情绪做起

楞严讲解51:真正的修行以得三昧为成就之相,一切修行皆是为了成就三昧

楞严讲解52:极乐世界就在现前当下这一念相应的心性里面;离开心是绝对没有净土的

楞严讲解53:唯有修定才是真正“发心修行”、真正开始修行

楞严讲解54:对一切境界心如如不动的人,就是见佛

楞严讲解55:圣人所谓无念是指没有执着的念,不是说完全没有念头

楞严讲解56: 行善不代表修行,修行必须要行善

楞严讲解57:一定要结善缘,纵然没有缘,也不可以结恶缘

楞严讲解58: 如果不舍掉执着、分别,永远没有办法契入佛的首楞严

楞严讲解59:能入首楞严三昧,一切福报统统具足(不须要求,自己来)

楞严讲解60: 外於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;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

楞严讲解61: 直心是不能有虚伪的东西,世间人就是戴着个假面具没办法见性

楞严讲解62:只要有人毁谤《楞严经》是伪经,这个人就是魔现

楞严讲解63:科判就是分段落来归纳判别楞严经,使我们能够提纲挈领抓到重点

楞严讲解64: 示染缘起,遍成轮回;示净缘起、历成诸位!成功与失败,就看这二句

楞严讲解65: 看看大家对圆瑛法师的评价是如何

楞严讲解66: 大彻大悟就是:入万人之中,如入无人之境

楞严讲解67:六根打结变成烦恼,六根就是解脱的地方

楞严讲解68:依据十门就是从十个角度去看这部楞严经、去剖析楞严经

楞严讲解69: 佛性因修而显,不修行它就是显不出来

楞严讲解70: 人生、宇宙是一大幻剧,每一个众生都是如梦幻泡影的演员

楞严讲解71:原来我们人的每一个细胞都有神识,可以作得了主,有它的功能

楞严讲解72: 我是谁?我就是整个宇宙,宇宙就是我

楞严讲解73:这个三细六粗,对一个修行人特别的重要,一定要有了解

楞严讲解74: 懂得不分别、平等心来对待一切众生,就抓到了修行的重点

楞严讲解75: 攻击别人就不是佛的心,不可以存门户之见

楞严讲解76: "求他加被"是一切修行人的通病,不知“身心本不相代”

楞严讲解77: 饮水要思源,我们要特感谢这个般刺密谛和这些译经的祖师大德

史文章选读集一(新关注师兄点击进入

历史文章选读集二链接(新关注师兄点击进入)

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

宣化上人教念楞严咒,万佛城教读慢诵楞严咒

慧律法师教念楞严咒,文殊讲堂唱诵楞严咒

元音老人楞严要解目录链接

宣化上人法华经浅释 01--102 (全)链接

净空法师楞严经讲义历史目录链接集

慧律法师楞严经讲解01--45目录链接

大悲咒的妙用及修法 

阿弥陀佛的故事十集链接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